欢迎访问杭州鑫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!客户对每件产品的放心和满意是我们一生的追求,用我们的努力,解决您的烦恼!
Banner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内容

多介质过滤器的反冲洗强度和时间应该如何设定?-杭州鑫凯

多介质过滤器的反冲洗强度和时间是决定反冲洗效果的核心参数,直接影响滤料的清洁度、使用寿命及后续过滤效率。设定时需结合滤料类型、污染程度、设备设计等因素综合调整,核心目标是彻底清除滤料截留的杂质,同时避免滤料流失或过度磨损。以下是具体设定方法及原则:

一、反冲洗的核心参数定义

  • 反冲洗强度:单位时间内通过滤料层单位面积的反冲洗水量(或气量),是衡量反冲洗 “力度” 的指标。

    • 水反冲洗强度单位:通常用 L/(m²·s) 或 m/h(1 m/h ≈ 0.278 L/(m²·s))。

    • 空气擦洗强度单位:通常用 L/(m²·s)

  • 反冲洗时间:完成反冲洗全流程(如排水、空气擦洗、水冲、正洗)的总时长,需保证杂质充分排出,滤料层恢复疏松状态。

二、不同反冲洗阶段的强度与时间设定

多介质过滤器反冲洗通常分为 “排水→空气擦洗(可选)→水反冲洗→正洗” 四个阶段(部分简易设备可能省略空气擦洗),各阶段参数设定如下:

1. 排水阶段:无强度要求,时间短而关键

  • 目的:排出过滤器内的存水,使滤料层处于 “半干” 状态,便于后续空气擦洗时气泡与滤料充分接触(若不空气擦洗,此阶段可简化)。

  • 操作:打开排污阀,依靠重力或进水余压排水,至水面降至滤料层上方 10-20cm 即可。

  • 时间:通常 1-3 分钟(根据罐体容积调整,避免排水过多导致滤料暴露在空气中干燥板结)。

2. 空气擦洗阶段(推荐用于污染较重的工况)

  • 适用场景:当滤料截留大量黏性杂质(如藻类、生物黏泥)或细小悬浮物时,单独水冲难以剥离,需先通过空气擦洗松动杂质。

  • 强度设定

    • 空气擦洗强度需适中:过小无法有效松动杂质,过大易冲击滤料导致级配紊乱。

    • 常规范围:10-15 L/(m²·s)(即 36-54 m/h)。

  • 时间设定

    • 单次空气擦洗时间 3-5 分钟(可分 2 次进行,中间停顿 1 分钟,增强扰动效果)。

    • 注意:空气擦洗时需保持滤料层上方有少量水(10-20cm),避免空气直接冲击滤料导致磨损或流失。

3. 水反冲洗阶段:核心清洁步骤,强度与时间需控制

水反冲洗是通过向上的水流使滤料层膨胀、相互摩擦,将截留的杂质随水流排出,其强度和时间需根据滤料类型调整:


滤料类型典型级配(粒径)水反冲洗强度范围反冲洗时间范围滤料膨胀率要求
无烟煤(上层)0.8-1.8mm10-15 L/(m²·s)5-8 分钟50%-60%
石英砂(中层)0.5-1.2mm15-20 L/(m²·s)5-8 分钟40%-50%
双层滤料(无烟煤 + 石英砂)上层无烟煤 + 下层石英砂12-18 L/(m²·s)6-10 分钟整体膨胀率 50%-70%
三层滤料(无烟煤 + 石英砂 + 石榴石)上层细、下层粗15-25 L/(m²·s)8-12 分钟上层膨胀为主,下层轻微膨胀


  • 关键说明

    • 滤料膨胀率:反冲洗时滤料层厚度与原厚度的比值(膨胀率 =(膨胀后厚度 - 原厚度)/ 原厚度 ×100%),是判断强度是否合适的直观指标。例如:原滤层厚度 1000mm,反冲洗时膨胀至 1500mm,膨胀率为 50%,符合标准。

    • 强度过高:会导致滤料(尤其是上层细滤料)随排水流失,破坏级配;

    • 强度过低:滤料膨胀不足,摩擦力度不够,杂质无法彻底排出,易导致滤料板结。

4. 正洗阶段:冲洗残留杂质,恢复过滤状态

  • 目的:反冲洗后滤料层中可能残留少量杂质或气泡,正洗可将其排出,避免启动后出水浊度超标。

  • 操作:关闭反洗阀,开启进水阀和排污阀,以 正常滤速的 1/2-2/3 正向冲洗。

  • 强度与时间

    • 正洗流量无需刻意设定强度,以出水清澈为标准;

    • 时间通常 3-5 分钟,直至排污口出水浊度≤1NTU(与过滤出水标准一致)。

三、影响参数设定的关键因素及调整原则

反冲洗强度和时间并非固定值,需根据实际工况动态调整,以下是核心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:

1. 原水污染程度

  • 若原水 SS 高(如雨季地表水)、杂质黏性大(如含藻类、有机物):

    • 提高水反冲洗强度(如增加 2-3 L/(m²・s))、延长时间(如增加 2-3 分钟);

    • 必须启用空气擦洗,且可延长空气擦洗时间至 5-8 分钟。

  • 若原水较清洁(如地下水):可降低强度、缩短时间(如减少 1-2 分钟),避免滤料过度磨损。

2. 滤料状态

  • 新滤料:级配均匀、杂质少,反冲洗强度可略低(如按下限设定),时间可缩短;

  • 旧滤料:若存在局部板结、级配紊乱,需提高强度(如按上限设定)、增加反冲洗次数(而非单次长时间冲洗,避免滤料流失),必要时结合化学清洗(如盐酸洗去铁锰污染)。

3. 水温影响

  • 冬季水温低(<10℃):水的黏度增加,滤料膨胀困难,需提高反冲洗强度(增加 10%-20%)、延长时间(如增加 2 分钟);

  • 夏季水温高(>30℃):微生物易繁殖,需加强空气擦洗,水冲时间可不变但需保证排水彻底。

4. 设备设计限制

  • 若过滤器布水 / 布气不均匀(如排水帽堵塞):需降低反冲洗强度(避免局部流速过高导致滤料流失),并缩短单次时间,增加反冲洗频率;

  • 若罐体高度有限(滤料膨胀空间不足):需控制强度,避免滤料溢出,必要时分两次反冲洗。

四、调试与优化方法:通过观察结果校准参数

初次运行或工况变化后,需通过现场观察校准反冲洗参数,确保效果:


  1. 观察滤料膨胀状态:反冲洗时打开观察孔,若滤料层均匀膨胀、无明显偏流,说明强度合适;若局部不膨胀(可能布水不均)或滤料大量翻涌(强度过高),需调整。

  2. 监测排水浊度:反冲洗初期排水浑浊,后期逐渐变清。若 5 分钟后仍浑浊,说明时间不足或强度不够;若初期即清澈,可能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。

  3. 检查滤料流失情况:反冲洗后测量滤料层厚度,若明显减少(如每次减少>5%),需降低水反冲洗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