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自动活性炭过滤器的工作原理-杭州鑫凯水处理设备
全自动活性炭过滤器的核心工作原理是以活性炭为吸附介质,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 “过滤 - 反洗 - 正洗 - 复位” 全流程无人操作,在去除水中有机物、余氯、异味、色素等杂质的同时,避免人工干预,保障过滤效率稳定。其具体原理可拆解为 “核心吸附机制” 和 “自动化运行流程” 两部分:
一、核心:活性炭的吸附净化机制(与手动过滤器一致)
活性炭因内部丰富的微孔结构(1g 活性炭的微孔表面积可达 1000-1500㎡,相当于 1.5 个足球场),具备极强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能力,是过滤的核心环节,具体过程如下:
物理吸附:
水中的杂质(如有机物、色素分子、异味物质)因分子间引力(范德华力)被吸附在活性炭的微孔表面,实现 “截留”。例如:去除水中的腐殖酸、苯类有机物、藻类代谢产物,或自来水消毒后的 “氯味”“土腥味”。化学吸附:
针对特定杂质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稳定化合物被固定。典型的是去除余氯:活性炭中的碳元素与水中的 Cl₂(氯气)、HClO(次氯酸)发生反应(C + 2Cl₂ + 2H₂O = CO₂ + 4HCl),将强氧化性的余氯转化为无害的氯离子(Cl⁻),避免余氯对后续用水(如饮用水、工业生产用水)造成危害。机械截留:
活性炭颗粒本身具有一定孔径(通常为 0.5-2mm),可直接阻挡水中的微小悬浮物(如泥沙、胶体颗粒),辅助过滤。
二、关键:自动化运行流程(区别于手动过滤器的核心)
全自动过滤器通过PLC 控制系统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+ 电动阀门(如进水阀、反洗阀、排水阀)+ 传感器(如压差传感器、液位传感器) ,实现 “过滤 - 反洗 - 正洗 - 复位” 的循环自动化,无需人工操作,具体流程如下:
阶段 | 核心目的 | 自动化控制逻辑与操作 |
---|---|---|
1. 正常过滤阶段 | 持续净化水质 | - 控制系统打开 “进水阀” 和 “出水阀”,关闭其他阀门; - 原水自上而下流经活性炭层,通过吸附作用净化; - 压差传感器实时监测 “进水口 - 出水口” 的压力差(初始压差约 0.02-0.05MPa)。 |
2. 反洗阶段 | 恢复活性炭吸附能力 | - 当压差达到设定阈值(如 0.1-0.15MPa),或到达预设时间(如 24-48 小时),系统自动触发反洗; - 关闭进水阀、出水阀,打开 “反洗进水阀” 和 “反洗排水阀”; - 反洗水自下而上冲刷活性炭层,将吸附在微孔内的杂质、截留的悬浮物 “冲脱”,随废水排出; - 反洗时间通常为 5-10 分钟,由 PLC 自动控制。 |
3. 正洗阶段 | 冲洗反洗残留杂质 | - 反洗结束后,系统关闭反洗阀,打开 “进水阀” 和 “正洗排水阀”; - 原水自上而下流经活性炭层,冲洗反洗残留的杂质(避免复位后污染出水); - 正洗时间约 3-5 分钟,直至排水清澈,系统通过浊度传感器或时间判断结束。 |
4. 复位阶段 | 恢复正常过滤状态 | - 正洗结束后,系统关闭正洗排水阀,打开 “出水阀”,自动切换回 “正常过滤阶段”,进入下一个循环。 |
三、自动化设计的核心优势
全自动过滤器的原理设计本质是 “用控制系统替代人工操作”,相比手动过滤器,其优势体现在:
无需人工监测压差、判断反洗时机,避免因人工疏忽导致活性炭 “吸附饱和”(过滤效率骤降);
反洗、正洗的时间、水量由系统控制,避免手动操作时 “反洗不彻底”(活性炭堵塞)或 “反洗过度”(浪费水资源);
可 24 小时连续运行,适合用水需求稳定的场景(如工业循环水、市政供水预处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