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杭州鑫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!客户对每件产品的放心和满意是我们一生的追求,用我们的努力,解决您的烦恼!
Banner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内容

纤维束过滤器的预处理应该如何控制?-杭州鑫凯水处理设备

纤维束过滤器的预处理控制是保证其高效运行、延长纤维束寿命的关键环节,核心目标是降低进入过滤器的污染物负荷(如悬浮物、大颗粒、油脂、氧化剂等),避免纤维束堵塞、磨损或化学损伤。预处理需根据原水水质特性(如浊度、污染物类型、pH 值等)针对性设计,具体控制方法如下:

一、预处理核心控制指标

预处理需将原水调整至符合纤维束过滤器的进水要求,典型控制指标如下:


  • 悬浮物浓度(SS):≤50mg/L(优选≤30mg/L),避免高浊度导致纤维束快速截留饱和。

  • 颗粒直径:≤0.5mm,防止大颗粒划伤或缠绕纤维束。

  • 油脂含量:≤5mg/L(乳化油≤1mg/L),减少油脂黏附导致的纤维板结。

  • pH 值:根据纤维材质调整(如涤纶 6-9,丙纶 1-14,PTFE 0-14),避免酸碱腐蚀。

  • 氧化剂(如余氯):≤0.1mg/L,防止氧化纤维材质(尤其是涤纶、丙纶)。

  • 温度:≤60℃(普通纤维),高温需选用耐温材质并控制在其耐受范围内。

二、按污染物类型设计预处理工艺

1. 以悬浮物、大颗粒为主的水质(如市政污水、矿山废水)

核心目标:去除粗颗粒和大部分悬浮物,降低纤维束过滤负荷。


  • 预处理工艺

    • 格栅 / 滤网:拦截直径>1mm 的漂浮物(如树枝、塑料),滤网孔径可选 0.5-1mm(手动或自动反洗型)。

    • 沉淀池 / 沉砂池:通过重力沉淀去除密度较大的颗粒(如砂粒、泥沙),控制出水 SS≤50mg/L;若原水浊度较高(如>100mg/L),可投加絮凝剂(如 PAC、PAM),形成大絮体加速沉淀,使出水 SS 降至 30mg/L 以下。

    • 微滤机:针对含纤维状杂质(如纺织废水),选用转鼓式微滤机(孔径 50-100μm),进一步截留细小悬浮颗粒。


控制要点:沉淀池需定期排泥(每日 1-2 次),避免污泥上浮进入过滤器;絮凝剂投加量需通过小试确定(如 PAC 50-100mg/L),过量会导致絮体黏附纤维束。

2. 含油脂类的水质(如餐饮废水、油田废水)

核心目标:破乳、除油,减少油脂在纤维束表面的黏附。


  • 预处理工艺

    • 隔油池:去除浮油(静置 1-2 小时,水温较低时可加热至 30-40℃促进油水分离),控制浮油去除率≥80%。

    • 破乳 + 气浮:针对乳化油(如机械加工废水),投加破乳剂(如硫酸铝、氯化钙)破坏油膜稳定性,再通过气浮池(溶气气浮或浅层气浮)去除乳化油,使出水油脂≤5mg/L。

    • 活性炭吸附:微量残留油脂(1-5mg/L)可通过活性炭柱吸附,避免油脂进入纤维束后形成难以反洗的油膜。


控制要点:隔油池需定期清理油泥(每周 1 次);破乳剂投加后需搅拌均匀(搅拌强度 50-100r/min),确保破乳效果。

3. 含酸碱、氧化剂的水质(如化工废水、电镀废水)

核心目标:调节 pH 值,去除强氧化剂,避免纤维化学损伤。


  • 预处理工艺

    • 中和池:酸性废水投加 NaOH、Ca (OH)₂,碱性废水投加 H₂SO₄、HCl,将 pH 值调节至纤维材质耐受范围(如涤纶控制在 6-9),中和后需搅拌均匀,避免局部 pH 波动。

    • 还原反应池:含余氯(如市政自来水)或臭氧的水质,投加亚硫酸钠(Na₂SO₃)或硫代硫酸钠(Na₂S₂O₃),反应 10-15 分钟,确保余氯≤0.1mg/L(可通过在线余氯仪监测)。


控制要点:中和池需设 pH 在线监测仪,自动调节药剂投加量;还原反应需控制 ORP(氧化还原电位)在 - 50~50mV,确保氧化剂完全去除。

4. 含微生物、有机物的水质(如生活污水、食品废水)

核心目标:抑制生物膜滋生,减少有机物黏附。


  • 预处理工艺

    • 消毒预处理:采用紫外线(剂量 10-20mJ/cm²)或低浓度氯(0.5-1mg/L,接触 30 分钟后还原),抑制微生物繁殖,避免进入纤维束后形成生物膜。

    • 混凝沉淀:投加 PAC(80-150mg/L)去除胶体态有机物,降低 COD(如从 200mg/L 降至 100mg/L 以下),减少有机物在纤维表面的吸附。


控制要点:避免过度消毒(如氯浓度过高),防止纤维氧化;混凝后需沉淀彻底,避免絮体进入过滤器。

三、预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

  1. 定期监测:每日检测预处理出水的 SS、pH、油脂、余氯等指标,确保符合纤维束过滤器进水要求,超标时及时调整(如增加絮凝剂投加量、清理格栅)。

  2. 设备维护

    • 格栅 / 滤网:每日清理截留物,防止堵塞导致水量波动。

    • 沉淀池 / 气浮池:每周排泥 1-2 次,每月清洗池体,避免污泥板结影响处理效果。

    • 中和 / 还原池:每月校准 pH、ORP 在线监测仪,确保药剂投加精。

  3. 应急措施:当原水水质骤变(如浊度突然升高),需临时启用旁滤系统或降低过滤器运行流速(如从 10m/h 降至 5m/h),同时缩短反洗间隔,避免污染物穿透。


通过针对性的预处理控制,可显著降低纤维束的过滤压力,减少堵塞、磨损和化学损伤,使过滤器的运行周期延长 30% 以上,纤维束寿命延长 1-2 年。预处理的核心逻辑是:让纤维束只处理其擅长的 “精细过滤” 任务,而将粗颗粒、强污染物在前端拦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