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铁锰过滤器的反冲洗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?-杭州鑫凯水处理
一、反冲洗前:做好参数设定与状态检查,避免盲目启动
- 明确反冲洗触发条件,避免 “过早或过晚”
反冲洗不可随意启动,需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判断: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达到 0.1-0.15MPa(具体以设备说明书为准)、或连续运行时间达到 8-12 小时(根据进水浊度调整,浊度高则缩短周期)、或出水铁锰含量出现上升趋势时,才需启动反冲洗。过早反冲洗会浪费水、电资源,过晚则导致滤层堵塞、滤料板结,后续冲洗难度大幅增加。 - 核对反冲洗参数,匹配滤料特性
不同滤料(如天然锰砂、石英砂)的反冲洗要求不同,需提前设定好关键参数: 水冲洗强度:常规锰砂滤料一般控制在 15-20L/(m²・s),确保滤层膨胀率达到 30%-50%(滤料层高度上升 1/3-1/2),既保证滤料充分松动,又避免强度过大导致滤料流失(膨胀率超 60% 易漏料)。
气洗参数(气水联合冲洗时):若采用 “气洗 + 水洗” 模式,先通气洗,压缩空气压力控制在 0.05-0.08MPa,气洗强度 8-12L/(m²・s),时间 3-5 分钟,通过气泡冲击打破滤料层的黏结;再通水冲洗,参数同上。
总冲洗时间:单次反冲洗总时长(含气洗、水洗、排水)一般为 10-15 分钟,以冲洗出水清澈、无明显铁泥或悬浮物为准,避免时间过短(冲洗不彻底)或过长(浪费水资源)。
- 检查设备状态,排除启动隐患
启动前需确认: 阀门状态:关闭过滤器的进水阀、出水阀,打开排气阀(避免反冲洗时罐内憋压),确保反冲洗进水阀、排水阀处于关闭状态(防止误操作导致水流紊乱)。
辅助系统:反冲洗水泵(或高位水箱)、空压机(气水联合冲洗时)运行正常,压力、流量满足设计要求;反冲洗管路无泄漏,布水器、集水器无堵塞(可通过前期运行压力差判断,若压力差异常需先排查)。
仪表显示:压力表、流量计、液位计等仪表读数准确,避免因仪表故障导致参数误判。
二、反冲洗中:严格控制操作流程,实时监控运行状态
- 遵循 “低强度启动、逐步调参” 的操作逻辑
启动反冲洗时,不可瞬间将冲洗强度调至最大: 水冲洗启动:先缓慢开启反冲洗进水阀,让水流逐步进入滤罐,待滤层开始松动(可通过观察镜或压力变化判断),再逐步调大阀门开度,将冲洗强度稳定在设定值,避免瞬间高压水流冲击滤料,导致滤料 “乱层”(破坏过滤层级,影响后续截留效果)或流失。
气水联合冲洗:先启动空压机,缓慢打开进气阀,待压缩空气均匀进入滤罐(听到罐内均匀的 “气泡声”),保持气洗 3-5 分钟;再启动反冲洗水泵,按上述 “逐步升压” 方式开启水洗,气洗与水洗可重叠 1-2 分钟(增强冲洗效果),最后关闭气路,单独水洗至出水清澈。
- 实时观察关键指标,及时调整参数
反冲洗过程中需全程监控以下状态,避免异常: 滤层膨胀状态:通过滤罐观察镜(若有)查看滤料膨胀高度,确保膨胀率在 30%-50%(如滤料层原高 1.5m,膨胀后应达到 1.95-2.25m)。若膨胀不足,说明冲洗强度不够,需适当调大反冲洗水 / 气压力;若膨胀过高(滤料接近罐顶),需降低强度,防止滤料从排气口或集水器流失。
冲洗出水水质:观察反冲洗排水口的出水颜色,初期应为深褐色(含大量铁泥、悬浮物),随着冲洗进行,出水应逐渐变清,最终接近原水浊度(一般<5NTU)。若冲洗 15 分钟后出水仍浑浊,可能是冲洗强度不足或滤料板结,需延长冲洗时间或暂停后调整参数重新冲洗。
设备运行声音:正常反冲洗时,罐内应为均匀的 “水流声” 或 “气泡冲击声”。若出现 “异响”(如尖锐的摩擦声、水流撞击声),可能是布水器堵塞(水流分布不均)或滤料板结(局部冲击过大),需立即停止冲洗,排查故障。
- 避免 “过度冲洗” 或 “冲洗中断”
过度冲洗:若为 “生物法除铁锰”(依赖滤料表面铁锰氧化菌),冲洗时间过长(超过 20 分钟)或强度过大,会导致氧化菌大量脱落,破坏生物膜,反而降低除锰效果,此类工况需严格控制冲洗时长(一般 8-12 分钟)。
冲洗中断:反冲洗过程中不可随意停泵、关阀,否则滤层会因水流突然停止而快速沉降,已剥离的铁泥、悬浮物可能重新附着在滤料表面,导致 “白冲洗”,若必须中断,需重新按完整流程启动冲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