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杭州鑫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!客户对每件产品的放心和满意是我们一生的追求,用我们的努力,解决您的烦恼!
Banner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内容

机械过滤器的运行-反洗循环流程中,正洗恢复阶段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

在机械过滤器 “运行 - 反洗” 循环的正洗恢复阶段,核心目标是彻底冲洗反洗后残留的杂质与废水,确保后续过滤出水达标,同时避免滤料层因操作不当受损。该阶段需重点关注阀门操作顺序、正洗参数控制、水质判断标准、滤料保护四大维度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
一、严格把控阀门操作顺序,避免污染与设备冲击

正洗阶段的阀门操作直接影响水流方向和冲洗效果,需遵循 “先排气、再冲洗、后切换” 的逻辑,避免出现 “短路冲洗” 或 “水质污染”:

先开排气阀,再开进水阀:正洗启动前,需先打开过滤器顶部的排气阀,再缓慢开启进水阀(初始开度控制在 1/3-1/2,避免突然开阀导致 “水锤” 冲击滤料层,造成滤料松动或流失)。排气阀的作用是排出罐内残留的反洗空气 —— 若不排气,空气会在罐内形成 “气阻”,导致水流分布不均,部分区域无法冲洗到位,残留杂质;同时,空气随水流进入后续管路,可能影响下游设备(如水泵、仪表)的正常运行。

用反洗排水阀排污,而非出水阀:正洗初期,罐内残留的反洗废水(含未排净的杂质)需通过反洗排水阀排出,不可直接开启出水阀(避免废水进入后续水处理系统,污染已处理的合格水)。待正洗排水浊度接近达标时,再关闭反洗排水阀,切换至出水阀,确保进入后续系统的水已合格。

阀门切换需 “缓开缓关”:切换阀门(如从反洗排水阀切换至出水阀)时,需先缓慢关闭反洗排水阀(关至 1/2 开度),再缓慢开启出水阀(开至 1/2 开度),保持罐内水流稳定后,再完全关闭反洗排水阀、全开出水阀。避免快速切换导致罐内压力骤变,冲击滤料层,破坏滤料级配(如细滤料被冲至上层,粗滤料沉至下层)。

二、精准控制正洗参数,确保冲洗彻底且高效

正洗参数(流速、时间)直接决定冲洗效果 —— 参数不当会导致 “冲洗不彻底”(残留杂质)或 “过度冲洗”(浪费水资源、损耗滤料),需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:

正洗流速:低于正常过滤流速,避免滤料扰动:正洗流速需控制在5-8m/h(正常过滤流速为 8-15m/h),流速过高会导致水流冲击力过大,一方面可能将滤料层中未牢固附着的细小杂质 “冲碎”,反而难以排出;另一方面会扰动已沉降的滤料层,破坏 “上层粗滤料、下层细滤料” 的级配,影响后续过滤效果。可通过进水阀调节流量,搭配流量计实时监控,确保流速稳定在设计范围。

正洗时间:以水质达标为准,而非固定时长:正洗时间无固定标准,需以 “出水浊度达标” 为核心判断依据(通常要求正洗排水浊度≤2NTU,与正常过滤出水标准一致),一般持续10-20 分钟。若仅按固定时间冲洗(如不管浊度是否达标,统一冲洗 15 分钟),可能出现 “浊度未达标就停止冲洗”(后续过滤出水超标),或 “浊度已达标仍继续冲洗”(浪费清水,增加运行成本)。建议每 2-3 分钟用浊度仪检测一次正洗排水,直至浊度稳定达标后,再继续冲洗 2-3 分钟,确保无残留杂质。

正洗水质:优先用过滤后清水,避免二次污染:正洗用水需选用洁净水(如本过滤器过滤后的合格水,或其他预处理后的清水),不可用原水(含悬浮物)直接正洗 —— 若用原水正洗,会将原水中的杂质重新带入滤料层,导致 “二次污染”,反洗效果被抵消,后续过滤仍会出水超标。若条件有限需用原水,需先检测原水浊度(需≤10NTU),且适当延长正洗时间(增加 5-10 分钟),确保原水杂质被彻底冲洗排出。

三、明确水质判断标准,避免 “假达标” 现象

正洗阶段的核心目标是 “出水达标”,需通过科学检测方法判断,避免因 “视觉误判” 导致冲洗不彻底:

以浊度仪检测为准,而非肉眼观察:肉眼仅能判断水是否 “清澈”,无法准确识别细小胶体颗粒(如浊度 1-2NTU 的水,肉眼看似清澈,但仍含未截留的胶体,会导致后续过滤出水超标)。需用便携式浊度仪现场检测正洗排水,确保浊度稳定≤2NTU(工业预处理标准),且连续检测 2-3 次数据一致,无波动(避免因水流不均匀导致的 “瞬时达标”)。

辅助检查 “清洁度”,排除特殊杂质:除浊度外,需观察正洗排水中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滤料碎粒、纤维杂质(如反洗时脱落的滤料颗粒)—— 若有,需延长正洗时间,直至排水中无可见杂质,避免这些杂质进入后续系统(如堵塞钠离子交换器的树脂,或划伤反渗透膜)。若持续出现滤料碎粒,需停机检查滤料层是否有破损(如滤帽松动导致滤料流失),排除设备隐患后再继续正洗。

四、做好滤料保护,避免级配破坏与损耗

正洗阶段虽水流相对平缓,但操作不当仍可能导致滤料损伤,需注意以下细节:

避免滤料 “干露”,保持滤料层湿润:正洗前需确保滤料层已完全浸泡在水中(反洗后滤料层会沉降,罐内残留少量水),不可在滤料干燥状态下启动正洗 —— 干燥的滤料颗粒间空隙大,突然进水会导致水流快速穿透,冲击滤料层,造成滤料流失;同时,干燥滤料易吸附空气,形成 “气阻”,影响冲洗均匀性。若滤料已干露,需先缓慢进水至淹没滤料层(约 10-15cm 水深),浸泡 5-10 分钟后再启动正洗。

禁止频繁启停正洗,减少滤料摩擦:正洗过程中不可频繁开关进水阀(如因检测浊度反复停洗),频繁启停会导致滤料层反复 “膨胀 - 沉降”,滤料颗粒间摩擦加剧,造成细滤料破碎、损耗(如石英砂滤料粒径变小,影响截留效果)。建议正洗启动后持续运行,仅在检测浊度时短暂观察,避免频繁操作。


正洗恢复阶段是机械过滤器 “运行 - 反洗” 循环的 “收尾校准环节”,其核心是 “彻底冲洗、安全过渡、水质达标”。需通过严格的阀门操作、精准的参数控制、科学的水质判断和细致的滤料保护,确保过滤器重新进入正常过滤阶段时,能立即产出合格水,同时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或滤料损耗,为下一个过滤周期奠定良好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