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介质过滤器反冲洗过程中如何监测异常?-杭州鑫凯水处理
一、重点监测排水状态:直观判断冲洗效果与滤料情况
- 监测排水水质
正常状态:排水应从初始的浑浊(黑色 / 黄色)逐渐变清澈,10 分钟内(气洗 + 水洗)浊度需降至 5NTU 以下。
异常情况:若冲洗 10 分钟后排水仍持续浑浊(如呈深褐色、含大量絮状物),可能是滤料板结(杂质无法剥离)、反冲洗强度不足(水流无法冲散杂质)或原水浊度过高(超出设备处理负荷)。
处理措施:暂停冲洗,检查滤料是否板结(需手动松动),或适当提高反冲洗压力(不超过 0.15MPa),若原水浊度骤升,需先调整前端预处理(如增加混凝药剂投加量)。
- 监测排水流量与压力
正常状态:反冲洗排水流量稳定,与反冲洗泵设计流量匹配,排水口无明显压力波动。
异常情况:若排水流量骤降(如从 50m³/h 降至 20m³/h),或排水口压力明显升高,可能是排污阀堵塞(如杂质堆积阀芯)、管道堵塞(如布水器孔眼被滤料颗粒堵塞)。
处理措施:关闭反冲洗进水阀,拆开排污阀检查并清理堵塞物;若怀疑布水器堵塞,需停机后打开设备人孔检查布水装置。
- 监测排水是否含滤料颗粒
正常状态:排水中仅含悬浮物杂质,无明显滤料颗粒(如石英砂、无烟煤颗粒)。
异常情况:若排水中出现大量滤料颗粒(如肉眼可见的白色 / 黑色小颗粒),可能是支撑层损坏(如鹅卵石移位、破碎,导致滤料穿透)、滤料装填高度不足(或反冲洗强度过高,冲散滤料层)。
处理措施:立即停止反冲洗,防止滤料进一步流失;打开设备检查支撑层,补充或更换鹅卵石,若滤料流失过多,需补充对应滤料至设计高度。
二、实时监测运行参数:捕捉压力、时间等数据异常
- 监测反冲洗水压力
正常范围:稳定在 0.1-0.15MPa,无明显波动(波动幅度≤0.02MPa)。
异常情况:压力骤升(如超过 0.2MPa),可能是反冲洗管道堵塞、阀门未全开;压力骤降(如低于 0.08MPa),可能是反冲洗泵故障、管道泄漏或阀门内漏。
处理措施:压力骤升时,检查阀门开度和管道是否堵塞;压力骤降时,检查泵的运行状态(如电流、扬程),排查管道接口是否泄漏。
- 监测气洗压力(若含气洗)
正常范围:稳定在 0.05-0.06MPa,气泡均匀分布于滤料层。
异常情况:压力忽高忽低,或罐内无明显气泡,可能是压缩空气管道泄漏、布气装置堵塞(如气孔被杂质堵塞)。
处理措施:检查空气管道接口密封性,若布气装置堵塞,需停机后拆开清理气孔。
- 监测冲洗时间与周期
正常状态:单次反冲洗总时长(气洗 + 水洗)5-15 分钟,两次反冲洗间隔符合设定周期(如 8-24 小时)。
异常情况:若单次冲洗时间超过 20 分钟仍未清澈,可能是滤料严重污染或冲洗参数不匹配;若反冲洗间隔明显缩短(如从 24 小时缩至 4 小时),可能是原水浊度骤升或滤料失效(需更换)。
处理措施:超时冲洗时,暂停并检查滤料状态和冲洗参数;间隔缩短时,先检测原水水质,若水质正常则评估滤料是否需更换。
三、检查设备外观与状态:发现结构或部件故障
- 检查罐体与阀门泄漏
正常状态:罐体焊缝、法兰接口无渗水,阀门开关灵活、无滴漏。
异常情况:罐体出现渗水(多为焊缝腐蚀或法兰密封垫老化),阀门填料处滴漏(密封件磨损)。
处理措施:轻微渗漏可暂时记录,待冲洗结束后停机维修(更换密封垫、填料);严重渗漏需立即停止冲洗,避免水资源浪费和设备腐蚀。
- 检查滤料层状态(通过观察孔)
正常状态:气洗时滤料均匀翻滚,无局部不动(板结)或过度上浮(流失风险);水洗时滤料层稳定,无明显分层混乱。
异常情况:滤料局部不动(板结区域),或气洗时滤料过度上浮至罐顶(反冲洗强度过高)。
处理措施:板结区域需停机后手动松动;滤料过度上浮需降低反冲洗强度(调小进水阀开度)。
四、异常监测的核心原则
实时性:反冲洗全程需有人值守或通过在线监测系统(如浊度仪、流量计)实时跟踪,避免异常扩大。
关联性:单一异常可能由多个原因导致(如排水浑浊可能是强度不足或滤料板结),需结合参数、外观综合判断,不可单一归因。
及时性:发现异常后需立即停机或调整参数(如滤料流失需紧急停冲),避免故障扩大(如滤料耗尽导致后续系统污染)。
上一条: 无

